没有战略的新兴起的产业就是高速死
产品中心
没有战略的新兴起的产业就是高速死

  上周的文章,从行人的角度旁敲侧击了几下陶瓷产业。作者觉得陶瓷产业的发展之路也和坐火车一样,也分普通路和高速路。大部分建筑陶瓷企业,做同质化产品,在普通道上爬行、拥挤、堵塞。而走新型建筑陶瓷发展道路,譬如新被纳入国家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节能环保和功能性陶瓷,恰似进入高速铁路,将进入新时期的发展高速的通道。

  对于新兴起的产业,尤其是新兴建筑陶瓷产业,我认为不但要走新兴,更重要的是要有战略,什么是新兴建筑陶瓷产业的战略?作者觉得至少得有三条原则,那就是质量、环保和创新。

  去年温州动车事故后,大家关注的高速通道不再是速度,而是安全。一个产业的安全是什么?毋庸置疑,首先是质量。2009年,一个“二脚踢”点燃了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公安部、建设部紧急出台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2010年,一个电火花点燃了上海高层住宅楼,2011年3月14日公安部消防局紧急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不仅强调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需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而且还特别强调,“对已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提请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建筑设计企业拆除易燃、可燃保温材料”。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应允2008年深圳舞王大火而生,又借助2009年央视的“二脚踢”和2010年上海的电焊火花,点燃了产业快速地发展的引擎。2009年春至2011冬,珍珠岩玻化微珠市场异常火爆,无论矿石、岩砂,还是玻化微珠都出现了脱销现象。

  由于玻化微珠在矿石、矿砂、生产装备、生产的基本工艺、生产产量和产品特征方面具有严格要求,玻化微珠的脱销造成原本淘汰的膨胀珍珠岩生产装备和工艺死而复生,大量掺入石英砂的膨胀珍珠岩产品假冒玻化微珠产品充斥无机保温砂浆市场,造成后期实施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引起包括建筑设计企业、建设主管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和行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基于以上原因,2012年2月,建设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仍以《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为蓝本,形同暂缓执行《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也形同放开了B1和B2燃烧等级的外保温材料。

  质量是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城市在高速建设,如果城市逢雨必涝,那就不是宜居健康城市,建设都没用、更用不着高速;如果道路桥梁,频频塌陷断裂,那就不单是可延续,而且有谋财害命之嫌。建筑陶瓷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走新兴发展道路的同时,如果忽视影响产业安全的质量上的问题,那就不是发展,那是拔苗助长给自己做断头路。

  一个产业的高速道路,需要由点到面的创新支撑。光伏产业是否属于新兴起的产业,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如今也遭遇了尴尬,老板跳楼的、跑路的不乏其人。究竟为什么?既有市场问题,也有产业政策、生产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创新不足的硬伤。

  光伏产业遭遇的危机,不仅仅是贸易壁垒、还有技术壁垒和政策缺陷。欧美双反,“表”是贸易纠纷,“里”却是给第三次工业革命加码。2000年归国博士施正荣点燃中国光伏产业的星星之火,从无到有,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已达600多家,占世界总产量的80%。2011年美国西屋太阳能利用与本土光伏组件安装公司Zep Solar的专利纠纷导致启动337条款,冻结了与Zep Solar公司合作的三家中国光伏产业企业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这件事也许只是试探,由于中国企业没有反击,导致美国光伏企业认为有机可乘,继而以SolarWorld为首的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来源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由于美国光伏产业市场本身并不大,SolarWorld又把战火引到德国和欧洲,甚至成为中德两国总理急于灭火的政治话题。

  从光伏产业欧美双反事件来看,一个小小专利撬起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斗争是复杂的,需要知识产权准备、需要贸易政策准备、也需要智慧策略和战略性的思维准备,筹谋策划许久的SolarWorld敢于和中国光伏产业叫板,无非是中国光伏产业缺乏智慧、缺乏组织、缺乏支持。智慧方面,中国的光伏技术大多数处于10年前的第一代,10年变革,技术也在前进,一个小小的光伏组件安装公司就能撬动庞大的中国光伏制造产业,这正是SolarWorld所看到的中国光伏产业的短板,在SolarWorld组合拳之下,中国光伏产业如此疲惫,也值得其他产业思考。

  创新无所不在,没有创新将漏洞百出,捉襟见肘。一两个专利就可以让一个产业制造大国颜面扫地,因此我们没理由不去创新,不去用知识产权铺满铺结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面。

  早在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就指出“不少地方不切实际、不计成本、大量投入搞新能源项目,以至于新能源发展出现了目的性偏差。为了地方经济利益,把新能源概念当成扩张经济或者增加投资的手段,却忽视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是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一直掌握在日本和德国手中。2006年之前,上述两国只愿意向我国提供多晶硅材料,从中赚取高额利润;2006年之后,他们突然同意向我国输出相关技术,而且技术转让经费一下子就下降,太阳能光伏企业就此在我国呈迅速“遍地开花”之势。

  而硅材料提纯是对化石能源进行深度加工,是典型的“终端环保”而“过程污染”太阳能电池制作的完整过程电耗高,其中需要非常好的碳化硅,这个原料用电量特别大;同时高硬度颗粒研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治都治不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年产量达到400兆瓦,却只有不到5%用于国内市场,95%都用于出口。由于我国多晶硅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每公斤4000元,而德国是我国的两倍,德国干脆不生产光伏电池,而是直接从我国进口,其实就是将这一产业的高能耗、重污染成功转移到我国,而由他们享受清洁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能源环保问题几乎被高科技、新能源的光环所遮盖,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果忽视了土地、水、环境、能源的限制,这个产业就是刹车失灵的高速列车,其危险性不言而语。新兴建筑陶瓷的发展必须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销售、绿色应用维护之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